东南大学2025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及培养方向解析
东南大学 2025 年强基计划聚焦选拔和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,涵盖哲学、数学类、物理学类、化学四个专业(类)。各专业在学科特色、培养方向上各有亮点,为不同特长与兴趣的学生提供发展机遇。
录取规则
东南大学强基计划采用 “初试 + 复试” 选拔模式。初试为笔试,在 6 月 16 日左右进行,即高考结束后、成绩公布前。复试包含面试及体测,安排在 6 月 22 日左右。入围规则按初试成绩,分省分专业计划的 4 倍确定入围名单;在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获二等奖及以上的破格生,可免初试直接进入复试,且不占普通入围名额。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(占 85%)与校测成绩(占 15%)合成,校测成绩由初试满分 100 分与复试满分 150 分构成。
数学类专业
专业特色
该专业依托国家级数学拔尖基地,学科底蕴深厚,将数学与信息科学紧密结合,注重交叉应用。学院拥有多个省部级平台,借助学校的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平台,为学生创造良好科研实践环境。同时,与计算机、人工智能等强势工科专业深度交叉,拓宽学生学科视野与就业途径。
培养方向
旨在为人工智能、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输送高端人才。学生既要掌握数学分析、高等代数等基础理论,又要深入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、人工智能基础等交叉课程。本科阶段学习后,具备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新兴科技领域问题的能力,为后续深造或就业筑牢根基。毕业后,可攻读数学、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硕博学位,或进入互联网企业、金融机构,从事算法设计、数据分析等工作。
物理学类专业
专业特色
侧重于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结合,学校在该领域拥有先进实验平台,涵盖超导材料、量子信息等前沿方向。学科交叉融合,使学生在学习物理基础理论时,接触材料科学知识与实验技术,培养跨学科研究能力。专业师资雄厚,教师科研成果丰硕,能提供优质教学与指导。
培养方向
面向未来在物理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从事科研、教学和技术开发的人才。本科课程注重基础物理知识传授,开设凝聚态物理等专业课程,学生参与大量实验课程,提升操作与科研能力。通过本硕博衔接培养,深入探索凝聚态物理等前沿领域。毕业后,可在科研院所、高校从事研究教学,或进入高新技术企业,参与材料研发等工作。
化学专业
专业特色
聚焦能源化学与分子工程领域,产学研融合特色鲜明。学校与华为等知名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,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与前沿科研项目参与机会。专业注重培养实验技能与创新思维,拥有先进实验教学中心与科研实验室,设备高端,满足从基础到前沿科研需求。
培养方向
围绕能源化学和分子工程领域人才需求。本科阶段系统学习无机化学等基础课程及能源化学等专业课程,通过实验与企业实践,掌握化学合成等关键技术。后续硕博阶段,深入研究能源化学前沿问题。毕业后,可在能源化工企业、科研机构等,从事能源材料研发等工作,助力解决能源和环境关键问题。
哲学专业
专业特色
注重科技伦理与工程哲学研究,具有独特学科交叉优势。学校开设 “哲学 + 人工智能” 双学位项目,融合哲学思维与现代科技,培养学生在科技发展背景下的哲学思辨能力。师资汇聚哲学领域学者,邀请科技专家授课,让学生多维度理解哲学与科技关系。
培养方向
培养具备深厚哲学素养,能在科技伦理等领域发挥作用的人才。本科课程涵盖中国哲学史等基础课程,以及科技哲学等特色课程。学习后,学生具备运用哲学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,尤其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、社会问题的能力。本硕博衔接培养中,深入研究前沿课题。毕业后,可在高校、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研究,或进入政府部门、企业,参与政策制定等工作。